Sunday, May 12, 2024

好心收留鄰國難民,卻引發領土糾紛,差點丟掉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19世紀末朝鮮半島的難民湧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好心收留卻引發領土糾紛,差點在虛弱之時被反咬一口。

一片好心卻差點丟掉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這個朝鮮半島借難民為由創造的「間島問題」。

模糊的邊界劃分

明朝時期,中朝兩國的邊界線已經明確,鴨綠江圖們成為了公認的邊界。明朝強大的國力以及與北韓的深厚友誼,使得這項共識得以穩固。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明朝被清朝取代,儘管邊界線依舊保持不變,但由於河流源頭的不清晰,邊境地區出現了頻繁的非法越境行為,引發了邊界糾紛。

特別是在康熙年間朝鮮王國的李氏兄弟頻繁越過邊界,在中國境內犯下多起命案。這對清朝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為了維護邊境安全,清朝派遣了穆克登進行邊界巡視,並在鴨綠江、圖們江的共同源頭白山天池樹立了界碑。

然而,這次邊界勘測工作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使得邊界線變得模糊不清,為未來雙方間的爭端埋下了隱患。

勘測時,朝鮮接伴史樸權和李善溥因年老體衰,無法全程陪同,只好令手下官員和譯員同去,這為後來所立碑文的權威性帶來了隱患。

而穆克登系軍人出身的一介武夫,對國境勘查技術和相關知識知之甚少,不僅沒能找到圖們、鴨綠兩江的正源,更在將其後的邊界立標過程完全委託於朝鮮官員,使所劃邊界對中國極為不利。

這些紕漏使得後來的中朝邊界爭執變得複雜,也為兩國之間的歷史糾葛埋下了伏筆。

後來,清朝對東北實施長達200餘年的封鎖政策。鴨綠江、圖們江中朝邊境地帶為封鎖重點。兩國之民私自越江將處以死刑。

但是由於長期的封鎖政策使東北邊疆地廣人稀,邊備空虛,潛藏著嚴重的國防危機。

好心收留難民

在19世紀中葉,朝鮮北部地區遭受了連續多年的自然災害,導致民不聊生。

許多朝鮮人為了生存,不顧禁令,非法渡過鴨綠江和圖們江,進入中國東北的奉天(今遼寧省)和吉林省地區進行墾荒。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北韓移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墾荒的土地也越來越多,為清政府帶來了許多政治和社會問題。

為了因應這一情況,清政府於1867年實施了移民實邊政策,允許漢族人遷移到這些地區。在對待北韓移民的政策上,清政府也有所放鬆。

他們被允許"易服雉發",即改變服飾,融入中國社會的習俗,同時準許他們領取執照並繳納租金,以獲得在中國居留的權利,並最終加入中國國籍。

然而,這也為後來的中朝邊界問題埋下了隱患,因為北韓移民在東北地區的活動引起了北韓政府的關注,他們擔心這些移民可能會改變地區的政治和人口結構,從而影響北韓的領土主張。

1882年8月,朝鮮國王向清朝請求允許朝鮮「刷還」在中國非法墾居的朝鮮人。清朝同意了北韓的這項要求,但北韓政府並未依照約定將這些越境的邊民刷還,反而採取了進一步的行動。

1883年7月,北韓政府以穆克登碑為依據,提出了圖門江豆滿江並非「一江之名,而為兩江」的主張,聲稱中國延邊地區的海蘭江土門江的一部分。

這項主張不僅沒有解決原有的非法流民問題,反而導致更多的朝鮮人越過邊界,遷移到中國境內。

這一舉動成為後來「間島」問題的開端。

領土爭議

1885年6月,北韓找到清政府,再次主張土門、豆滿兩江之說,指稱海蘭江南本來是中國的延邊地區為朝鮮領土,並要求雙方勘界。

於是,1887年4月7日至5月19日,中朝進行了第二次勘界,中方主張以石乙水(又稱禿魯江)作為圖們江的正源,並以此水為界劃分兩國邊界。

而朝方則堅持認為紅土山水才是圖們江的正源,並主張以此水為界。這種對圖們江正源的不同認識,導致了兩國在邊界劃分上的分歧。

由於雙方在圖們江正源的認知上有分歧,北韓拒絕派出代表參與商談擬定邊界事宜。

這使得此次勘界工作未能得到最終的解決,邊界爭議持續存在。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中國清政府在戰爭中遭受重創,最終在《馬關條約》中承認朝鮮獨立,並結束了與朝鮮的宗藩關係。

朝鮮國高宗認為此時的清政府已經無力對抗,因此他利用沙俄的勢力,重新提出了中朝邊界爭議。

在北韓政府提出的方案中,除了堅持以紅土山水為圖們江正源並以此水劃界的主張外,還否認了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取得的成果,再次提出了土門、豆滿(圖們),實為兩江的說法。此外,北韓也提出了兩江北岸應為朝鮮領土的無理主張。

在二十世紀初,清政府風雨飄搖,而沙俄與日本則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利益爭奪中積極活動。

沙俄政府為了拉攏朝鮮,與朝鮮達成了朝、俄共同統治中國延邊的協議,將中國延邊地區的一半統治權讓與朝鮮。

北韓政府將鴨綠江、圖們江兩江北岸的中國邊境地帶視為朝鮮領土,非法任命官吏管轄延邊地區的朝鮮墾民,並與中國官民發生衝突。

1904年4月,被北韓政府任命為北邊墾島視察使的李範允所轄砲隊非法越境,侵占了中國和龍峪撫墾局所轄的上溪社等六社地區,但被清政府擊潰。

1904年7月13日,中朝雙方地方軍政官員簽訂了《中朝邊界善後章程》,其中規定:「兩國界址有白山碑記可證,仍候兩國政府派員會勘。會勘以前循舊以間隔圖們江一帶水各守汛池,均不得縱兵持械潛越滋挑釁」。

然而,由於受日本的欺騙,清政府後來照會朝外務部,表示不再建議勘界,待日俄戰後再議。

朝鮮半島協同日本,再次製造邊境糾紛

日俄戰爭中,沙俄戰敗,而日本與韓國簽訂了《乙巳保護條約》,使得北韓的內政、外交由日本統監代行。因此,清政府與北韓的邊界談判也轉為中日談判。

而日本對中國延邊地區覬覦已久。

1906年11月18日,朝鮮參政大臣樸齋純致函朝鮮統監伊藤博文,要求日本派員前往中國延邊地區保護朝鮮墾民。

這項請求正中日本政府的下懷,但考慮到成立殖民統治機構與駐屯憲兵隊可能引起中國的強烈反對和歐美列強的關注,日本政府決定暫先在延邊地區建立朝鮮統監府的暫駐機構。

隨後,日本以「間島」事件為由,聲稱中朝國界未清、「間島」歸屬未定,並以保護朝鮮墾民為藉口,非法入侵中國的延邊地區。

自1907年8月起,中日兩國開始進行「間島案」之交涉,持續了長達兩年之久。

交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07年8月至1908年上半年)主要圍繞中朝國界即圖們江是否中朝兩國界河、圖們江北岸是否中國領土進行交涉;第二階段(1908年下半年至1909年9月)則圍繞中國境內朝鮮墾民的「保護權」問題進行交涉。

在交涉期間,北韓政府積極協助日本政府的侵略行動。

最終,在清政府對東北六案作出重大讓步的條件下,1909年9月4日,中日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即《間島條約》和《東三省交涉五案條款》)。

《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第一款中,中日兩國政府彼此聲明「以圖們江為中韓兩國國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至石乙水為界」。

由於圖們江的正源本為紅丹水,1887年只是由於中國勘界代表向朝方妥協,改主以石乙水為圖們江正源。因此,該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失去了更多領土。

最終結果

在1964年之前,中朝兩國邊界的確定主要依賴雙方長期的習慣和共識,特別是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為界。

1962年,中國和北韓在平壤簽訂了《中朝邊界條約》,該條約明確了兩國邊界的走向,界河中島嶼和沙洲的歸屬,以及鴨綠江口水域的劃分原則。

根據條約,中朝邊界聯合委員會完成了兩國邊界的勘察、豎樁和確定界河中島嶼和沙洲的歸屬的任務,從而明確了和具體化了兩國的邊界。

1964年,中朝邊界議定書在北京簽訂,根據條約規定,雙方勘定了兩國邊界的具體走向。中朝邊境線全長1,334公里,其中陸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

1972至1975年間進行的聯檢進一步確定了沙洲、島嶼的歸屬。

間島是位於中朝邊界的一個地區,歷史上曾有不同的歸屬。

在現代國際關係中,間島問題已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其歸屬已經明確。

然而,部分南朝鮮民眾和社會團體仍然認為間島應該是他們的領土,因為他們的難民長期居住過。

例如在《間島條約》滿100週年之際,韓國網友、民間團體和一些政治人物發起了主張《間島條約》無效、並收回「間島」的活動。 #頭條創作挑戰賽#

儘管韓國國內一直有人在打中國領土的主意,但還掀不起什麼大浪。

因為這些主張經不起歷史事實的駁斥,也沒有任何現實性可言。



武打明星孟海經典作品大盤點,演技與武術並重!

在高鐵上偶然看到的,要不要提醒女孩?大哥的眼睛都不動一下

在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膽敢直接正面挑戰中國!

中國「無根世代」:越來越多00後,已不和親戚往來,也不願生孩子

太平天國最開明王爺洪仁玕,天京淪陷時逃出生天,後來在江西被擒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劉備一生錯過的3位帥才:能力與才華都不輸諸葛亮,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 劉備 是 蜀漢 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期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人生可以說是從微末到輝煌的縮影,也是坎坷與奮鬥的代名詞。 劉備出身於 涿郡 的,雖然聲稱是漢室宗親,實際上卻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家境貧寒靠著織席和販鞋為生,然而這樣的出身並沒有阻礙他心中那份對榮耀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