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23

【古都研究】曹操立嗣之爭

曹操立嗣之爭

王化冰

曹操攻克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清除異己。實行屯田制,發展經濟。曹操營建鄒都,將鄒都作為自己統一戰爭的大本營,使鄒都成為東漢末年的實際權力中心。曹操據鄴稱雄,曹氏父子權勢日盛。

魏武帝曹操

隨著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誰來做自己的接班人,列入了曹操的議程。曹操共有二十五個兒子,長子曹昂,下邊依序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衝等。依封建宗法制度之規定,妻生的兒子為嫡子,妾生的兒子為庶子;嫡子是正統,而庶子是旁支。曹昂本來是庶長子,但生母劉夫人早亡。曹操的正妻丁夫人膝下無子,就把曹昂當作親生兒子來看。這樣,曹昂在諸子中的地位和身份,由庶長子前移到了嫡長子。如無意外,曹昂被立為太子是順理成章的事。建安二年(197),曹操南徵張繡,張繡降而復叛,突襲曹操。曹操倉惶逃走。在混亂中,曹昂為掩護曹操,死於亂軍之中。曹昂死後,曹丕是最有資格充當曹操繼承人的人選。然而,曹操的宗法觀念比較淡薄,思想比較解放,不重視「立嫡以長」的古訓。他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考驗,從諸子中培養並選擇自己滿意的繼承人。

曹昂

曹衝

曹操首先註意到了身為庶子的曹衝。曹衝比曹丕小九歲,天資聰慧。在五六歲時,智力就超過了成人。曹衝稱象山雞鏡舞這兩件事,表現出了曹衝超人的智力,讓曹操刮目相看。年幼的曹衝,長相容姿俊美,為人寬厚,做過很多好事,在人們心目中有較高的威望,獲得了曹操的特別寵愛,在諸子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曹操曾直言不諱地說將來要把大業傳給曹衝。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災。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三歲的曹衝突然患重病,臥床不起。雖經多方醫治,終未能救其性命。曹衝死後,曹操悲痛萬分。曹丕前來勸慰,曹操看了曹丕一眼,痛哭流涕地對他說:曹衝死了,是我的大不幸,但是是你的大幸啊!曹操對曹衝的寵愛是非同一般的。

曹昂和曹衝一個陣亡,一個早逝,給曹操立嗣帶來了新的問題。

魏文帝曹丕

曹昂死後,曹丕處於嫡長子的地位。曹丕自幼在曹操的教導下,具備了多方面的才幹。讀了很多書,知識面十分廣闊。曹丕具有放蕩任性、不拘禮法的習性,但他老成持重、頗有心計,又善於掩飾自己,所以,在大臣和父親面前逐步樹立起了自己的良好形象,為奪得太子位置打下了較好的基礎。曹植雖然愛飲酒,缺乏節制,放蕩不羈,但他不僅在文學上造詣頗深,出類拔萃,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很有見地。曹操體認到曹植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對他抱有很大希望,產生了將其選為接班人的想法,特別重視。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曹操南徵孫權,特地委派曹植留守鄴城,對他寄予了厚望。

曹丕與曹植展開了爭嗣鬥爭。圍繞著爭嗣,在曹丕、曹植身邊聚集了一批親信,形成了兩個對立集團。曹丕的親信有吳質賈詡毛玠等。曹丕打通了曹操寵妃王昭儀的關節,讓其幫他在曹操面前說好話。曹植的親信有楊修丁儀丁廙等。曹丕、曹植的親信都乾方百計尋找機會在曹操面前為主子說話。智囊人物的參謀策劃使爭嗣舞台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曹操在選人問題上思路比較開闊,想拓寬言路。他廣泛徵求意見,先後聽取了楊俊、賈詡、崔琰、毛玠等人的意見。楊俊與曹植交往很深。當曹操密訪他時,他對曹植的讚美更多一些,帶有一定的傾向性。賈詡深得曹操倚重,主張立曹丕。曾向賈詡請教如何加強自己地位的辦法。賈詡曾建議曹丕勤奮好學,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曹丕虛心接受了他的意見。當曹操向賈詡徵詢立嗣意見時,賈詡沒有正面回答曹操的問題,講述了袁紹劉表廢長立幼釀成內亂的往事,提醒曹操應立曹丕。

曹丕與曹植為了取得立嗣的主動權,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有一次,曹操帶兵出征,百官及諸子到城外送行。臨別時,曹植情感真摯地說了許多頌揚曹操功德的辭採華美的話,曹操聽了非常欣慰,曹丕甘拜下風,倍感惆悵。吳質對他悄悄建議:你什麼也不要說,只要流淚痛哭,就可以了。當曹操就要啟程時,曹丕跪至路邊,放聲痛哭,感動得曹操和周邊的人都流出了眼淚。人們認為曹植辭藻華麗,但誠心不如曹丕。曹丕開局得利。

曹植的親信丁儀兄弟積極活動,爭取曹植立嗣。曹丕沉不住氣了,想跟吳質商量對策。吳質這時屬於外官,依照當時的規定,曹丕是不能私通外官的。曹丕心生一計,派人用車載了廢竹箱,讓吳質藏在竹箱內,拉進宮去。楊修知道這件事後,立刻報告了曹操。曹操聽了很不高興。訊息很快就回饋到曹丕那裡。曹丕趕忙找吳質請教。吳質建議曹丕,明天再拉一車竹箱進宮,要大肆張揚,大王一定會派人前來驗證,如果找不到證據,那楊修就落下了誣陷好人的罪名。曹丕照計辦理,楊修果然中計。楊修從此失去了對曹操的信任。為讓曹植討得曹操的歡心,楊修每次去曹植那兒,都多方揣度曹操的心思,事先替曹植寫出許多條答詞。有時曹操的文告剛下達,曹植就將答辭送了上去,這引起了曹操的懷疑。曹操很快就找出原因了。曹操不只對楊修,而且對曹植也產生了不好的看法。由於吳質老謀深算,對曹操的心理素質研究較為透徹,使曹丕逐漸處於優勢地位;由於楊修失誤較多,最終處於被動的局面,在爭嗣上頻頻失算,失去了優勢。

為了進一步考察曹丕、曹植的實際才能及應變能力,曹操讓他們各從鄴城的一個門出去辦一件事情,暗中看他們如何處置。曹丕來到城門口,被守門人攔住不得出城,只好返回。曹植預先得到楊修的「如果守門人不讓出城,就以執行魏王的命令為由,將其殺掉而出城。」的指點。曹植照此辦理,出了城,可謂高曹丕一籌,卻給曹操留下了曹丕忠厚、曹植好殺的印象。楊修、曹植費盡了心機,卻收到了相反的效果。

陳留王曹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酒後放縱,做了一件對他爭嗣極為不利的事。當時,曹操南徵孫權在外,讓曹植留守鄴城,委以重任。曹植在留守鄒城期間,私自酒後乘車,在帝王專用的馳道中奔馳,並打開王宮的外門司馬門,一直駕駛到金門。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將此事報告曹操,曹操十分震怒,下令將主管宮門的公車令處死,並對曹植嚴加訓斥。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形像大損。曹操為此事還特別下了一道手令:「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自臨淄侯植私出,開司馬門至金門,令吾異目視此兒矣。」從曹操的這道令中可以看出,曹植原來在曹操心目中是佔據很重要位置,認為曹植是「兒中最可定大事者。」但是由於犯了私開司馬門的嚴重錯誤,使曹操對其倍感失望,「令吾異目視此兒矣。」曹植在曹操心中的形像大受影響,曹操對曹植的看法也完全改變了。自從曹植私開司馬門以後,曹操不敢再相信諸侯了,每當外出徵戰,都帶著諸侯,還發出顯然是針對曹植的感嘆:我不能總是把誰當作心腹啊!曹植從此失寵。不久,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操下了一道《立太子令》,宣布正式立曹丕為太子。

在爭嗣爭鬥中,曹植敗下陣來。隨著他的失寵,其親信的命運也跟著蒙上了陰影。楊修淡化了同曹植的關係,內心充滿危機。曹操認為楊修機敏過人,擔心留下禍根,於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在徵蜀前線將其處死。曹丕當了魏王后,藉故將曹植的另兩個心腹丁儀、丁廙殺掉,鏟除了隱患。

安陽古都學會供稿

王化冰,1970年11月生。男,河南安陽人。安陽市光華中學歷史資深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安陽文化大廳講師,安陽市政協文史專員,安陽古都學會理事,安陽週易研究會會員。研究中國歷史、安陽通史、周易文化與中國古代史。

投稿信箱:zdfwhpt@126.com



田疇讓封的背後,是曹操也無可奈何的名士集團

民間故事:男子幫美婦尋親,意外撞見姐夫風流事,小姨子打抱不平

又一年元旦,「醫護天使」的愛與守護不減!

親人過世女子悲傷地癱軟在駕駛位員警:我們帶你回家

曹操與楊修民間故事連環畫

方城縣柳河鎮: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

BMW4S店:X7降價27萬大拍賣!入門版比賓士GLE便宜

《三國演義》連環圖:1.桃園結義(上)

河南省醫療信創生態創新中心成立

靈寶市焦村鎮:跨年新追「球」 「村BA」火熱開戰

老三線之-南昌摩托車廠(華洪機械廠),三線時生產水路兩棲摩托車

三線建設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為了應對蘇聯、美國的軍事威脅而展開的一場國防工業建設,三線建設1964年開始,1980年結束,共歷時17年之久,當時我國的主要工業集中在東北、西北、華北、華東地區,而這些區域都處於蘇聯、美國直接的威脅之下,為此中央和毛主席結合我國各省的位置和地理環境將國土劃分成一線、二線、三線。一線為邊疆和沿海,三線為京廣線以西、甘肅省的烏鞘嶺以東和山西省雁門關以南、貴州南嶺以北地區,具體包括川、黔、滇、陝、甘、寧、青,以及豫西、鄂西、湘西、冀西、粵北等十三個省市和地區,二線在一線和三線之間。三線建設期間,大批一線的戰略工廠整體或部分搬遷到三線地區,在那裡建立起穩固的戰略大後方。

三線建設區域示意圖

三線分為"大三線"和"小三線",大三線為各大部委直屬單位,集中建設在川、黔、滇、陝、甘、寧、青等地,工廠編制多為師級。小三線則是一線、二線地區的省級單位,編制為團級,以生產常規兵器為主,如步槍、手榴彈、中小口徑迫擊砲、高射機槍、彈藥、引信、炸藥等。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長江中下游地區,是華東面積最大的省,江西雖然不是大三線的建設區域,卻是小三線建設的重點省份之一,江西同時還承載著上海、江蘇後方基地的重要角色。

1969年3月,中蘇在珍寶島爆發邊境衝突,大戰一觸即發,我國的戰備狀態升級,三線建設也迎來第二個高潮,在建的項目進行擴建的同時加快建設進度,另外新增加一批項目,1969年江西省委、福州軍區決定成立一個生產水陸兩棲作戰摩托車廠,對外稱為「工業營」。機車工廠的廠址位於鄱陽縣樂豐農場,樂豐農場為六團駐地。由於當時的戰備任務緊,工廠建設本著先生產後生活、邊建設、邊試製的原則,最初的建設者們住的是席棚子大通舖,幹部住在幹打壘裡,為了盡快投產,技術職工在簡易的工棚中進行試製,在「三線建設要抓緊」的感召下,建設者們晝夜奮戰,用了短短10個月時間,就基本完成了廠區建設。

廠區建成後,來自南昌航校、長江航校、宏都機械廠(320廠)的50多名技術骨幹、南昌航校的120名優秀畢業生、福州軍區軍官家屬100多人、樂豐農場子弟100多人以及上海知青20人陸續加入摩托車廠,開啟了他們艱苦創業之路。工廠產品的圖面來自320廠、502廠,以長江750摩托車為設計藍本,在八級鉗工黃鴻家師傅的帶領下,兩缸V型、三缸W型發動機相繼研製成功,水陸兩棲軍用摩托車樣本在員工們的努力之下建造出來,在樂豐水庫試驗大獲成功。

1971年3月,正式確定廠名為江西井岡山摩托車廠,由於樂豐當時交通不便,不利於摩托車廠的發展,1971年整體搬遷到南昌市西部山區灣裡,之所以選擇灣裡,主要因為那裡有許多閒置的廠房,搬遷工作持續了兩個月,採用水陸同時進行,水路將機械設備運至南昌昌北碼頭,陸路由江西汽車廠、江西拖拉機廠協作完成,江西井岡山摩托車廠利用原江西柴油機廠灣里分廠的廠房進行小幅度改擴建,很快就正常生產,廠名再次更名為南昌摩托廠。

搬遷到南昌灣裡後,生產、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提高,因為原江柴分廠的五金設施非常完善,有職工宿舍、職工食堂、幼兒園、俱樂部、燈光球場,還有浴室、製冰房,距離廠區不遠的地方還有小學、電影院、火車站,配置相當豪華。當時南昌摩托廠主要生產邊三輪(俗稱邊跨)和正三輪摩托,發動機由湖南株洲331廠配套生產,1979年南摩廠決定自己生產發動機,同年7月成立發動機車間。

灣裡車站老照片

1979年1月,中美建立外交關係,國際格局改變,1980年我國結束三線建設,進入全面的改革開放,1980年南昌摩托廠與江西鼓風機廠合併成立南昌摩托車製造廠,生產邊三輪和加彭後三輪,此時的洪都機械廠、贛江機械廠已經恢復長江750摩托車,因商標問題,南昌摩托車製造廠停用「長江」商標,開始用「井岡山」商標。八十年代中期,南昌摩托車製造廠的效益還算不錯,職工的福利待遇很好,1983年廠裡就給職工配發了燃氣灶,當時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燒煤球的。

1988年開始,南昌摩托車製造廠的市場受國內諸多大廠的衝擊很大,銷售持續下滑,市場逐漸萎縮,企業陷入危機,1989年8月選擇破產重組,1990年3月,重新組建南昌華洪機械廠,先後開發生產了井岡山JGS-750B邊三輪、JGS-750Z正三輪、JGSZK、HH100Z、HH100ZK、XD29LL輔助自行車等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約3000輛。

1998年開始,南昌華洪機械廠再次陷入困難,大部分​​職工下崗分流,1999年12月,華洪與浙江豪情摩托車合作組成南昌克馳摩托車有限公司,為了靠近原料中心的同時節省營運成本,2002年4月搬遷到浙江總部,如今的老廠區很多廠房被重建或改建租賃給私人工廠,華洪小區內還住著很多當年的老職工,每每和他們聊天,他們都會滔滔不絕的且非常自豪的告訴你那個火熱的年代,講述井岡山廠輝煌的歷史。



新華社:江公元旦假期文旅盛宴引領新年風潮

2023年武漢新城完工131個城建項目,光谷道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位居全市第一

土特產直播間變"爆款好物" 江西紅土地上開出"流量花"

深圳雙科醫學與招商仁及人壽「個人化醫療+保險」融合建設

段永平向浙大再捐10億多:用於學校基礎建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師生文體活動等

【中國經濟時報】為人老實、辦事紮實,說實話、幹實事|湖北陽新:新屋村的「實」支書

常州金壇:「城鄉融合」高品質發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發生大事! 12月31日15點65分,國內發生七大社會事件

「超級工程plus」150個剪影,見證山東交通2023高光時刻

大江新聞年終獻詞丨煙火繁盛,便是此心安處

名留千古的民族英雄,墓碑卻長滿雜草被人塗鴉,週邊盡是大小便

古老的平陽縣,一個被歲月淡忘的墓碑默默矗立,被荒草覆蓋、字跡模糊,這裡安息的是一位曾在漢朝北疆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衛青。然而,這個被時代遺忘的英雄的故事,卻是歷史的一幕諷刺。

#衛青,從默默無聞到輝煌戰將,再到被時代淡忘的一生。這是他的傳奇。

##衛青的起點:平凡與堅韌

衛青的一生,彷彿平凡與堅韌的交織。生於山西平陽縣的他,是個私生子,父親鄭季與侯府侍女衛媼的一段禁忌之戀的產物。這個身世讓衛青的童年充滿了冷漠和虐待,被鄭家冷若冰霜地對待,成為他不屈不撓的奮鬥動力。

衛青的堅韌個性在面對家族的歧視時得到體現。無論是被責罵還是被貶低,他總是以堅定的眼神回應,不向命運低頭。在一次被責罵後,他淡然回答:「我盡力而為,不求他人理解。」這種堅持和不屈,為他未來的改變積攢了力量。

##衛青的命運之轉折:離家與初露鋒芒

18歲那年,衛青決定離開鄭家,逃離壓迫。離家的夜晚,衛青望著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渴望與不安。他來到平陽公主府,成為騎奴,開始了嶄露頭角的旅程。

在府中,一位囚徒的神祕話語深深觸動了衛青。他說:「年輕人,你的眉宇間藏著鋒芒,你注定不是凡人。」衛青的心​​中升起一絲希望,而這段騎奴生涯,成為他未來改變命運的起點。

衛青的身份提升,成為建章監,開始接觸漢朝的核心政治。他在軍事演習中的出色表現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對於匈奴南侵的問題,衛青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他贏得了漢武帝的讚許。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開始受到重用,走上了嶄露頭角的軍事生涯。

##衛青的軍事輝煌:北疆守護者

衛青的軍事生涯達到巔峰,他成為了漢朝北疆的守護者。多次北伐,每次都取得顯著勝利,成為匈奴人心中的惡夢,漢朝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智慧和勇氣在戰場上充分展現,深受士兵的愛戴。

在一次巡視中,衛青表達了對家園的深厚感情:「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必須守護它,確保它的安全。」這句話不僅是對將士的鼓勵,更是衛青內心深處對國家的責任和信仰。

##衛青的晚年:榮耀與遺忘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權力的更替,衛青的功績也逐漸被遺忘。在一次朝會上,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讚揚讓衛青的表情顯得有些黯淡。儘管他在晚年仍被尊為大司馬,但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衛青的晚年,是對一個時代的回望,也是對歷史記憶的深刻思考。在花園中散步時,他與霍去病的對話中,既有前輩對後輩的鼓勵,也有功勳老將對未來的期盼。他的複雜情感與深邃思考,成為他人生最後階段的寫照。

##衛青的墓碑:遺忘與反思

衛青的墓碑,被歲月淡忘,雜草覆蓋,四周散佈著大小便的痕跡。這個被遺忘的英雄墓園的狀態,既是對衛青的遺忘,也是歷史的一種諷刺。儘管如此,他的故事和精神,如同那不屈的風,穿越了時代的長河,抵達了我們的心。

衛青的一生,是英雄的傳奇,也是時間洪流中個人命運的縮影。他的故事,不僅關乎戰爭和勝利,更是關於一個人如何在名譽與遺忘之間尋找自己的位置。在衛青的墓碑前,我們反思英雄與遺忘之間的微妙關係。

歷史是一面鏡子,映照著每個時代的光輝與陰影。衛青的故事,讓我們深刻思考個人命運與歷史進程的交織。英雄的名字可能會被遺忘,但他們的精神和貢獻,將永遠錒刻在歷史的篇章中。

在衛青的墓碑前,我們不只是在憑吊一個過去的英雄,更是在反思歷史的深意。每一個為國家付出的英雄都應被記得和尊敬。在歷史的長廊中,讓我們懷抱對過去的敬畏,繼續探索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因為正是這些故事,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 【完】

#衛青#英雄#歷史之美

衛青的故事,雖然在他晚年被淡忘,但他的遺產卻深刻地烙印在歷史的記憶中。他為大漢所立的功勳,儘管曾經一度被遺忘,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不可磨滅的光輝。

衛青在晚年對待被忽視的感受,展現了他的豁達與智慧。面對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讚揚,他雖然內心有所不甘,卻表現出淡泊的態度。他對一位年輕將領說:「歷史的記憶總是短暫的,我只希望我的士兵們能被世人銘記。」這種深沉的自知之明,不僅表達了對後人的期望,也凸顯了衛青的胸襟與大局觀。

衛青的墓碑,雖然黯然失色,卻是歷史的見證。這個被遺忘的角落,促使我們反思英雄與遺忘之間的微妙關係。在現代社會,我們是否也有類似的遺忘現象?是不是應該更珍惜那些為國為民付出的英雄,保留他們的記憶?

衛青的一生,是歷史的繼承與發揚的過程。他的智慧、勇氣、堅韌,都是我們可以汲取的寶貴經驗。在現今社會,我們是否能夠從衛青的故事中找到啟示,勉勵自己在逆境中堅守初心,為自己的事業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奮鬥?

衛青的生平,是個不朽的傳奇。他的故事,既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濃墨,也是啟示我們的一盞明燈。他的一生,見證了一個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堅韌奮鬥,如何透過努力與智慧嶄露頭角,如何最終因被遺忘而迎來人生的豁達與淡然。

在衛青的墓前,我們不僅向這位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更是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他的墓碑雖被歲月侵蝕,卻是我們珍惜歷史記憶、傳承英雄精神的見證。衛青的傳奇,將永遠在歷史的篇章中閃耀,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在這個充滿改變與機會的時代,讓我們繼承衛青的堅韌,傳承衛青的智慧,勇敢面對未知的未來,為我們的人生譜寫出屬於自己的傳奇。 【完】

#衛青#英雄#歷史之美#傳奇繼承



太子的獨步儲君之路:慾望、背叛與王朝的輝煌滅亡

兩漢朝貢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徐根寶盛讚2位來自同地的釘子戶,未來或創造巨大成就!

0:2輸給阿曼,35歲王大雷宣布消息,6字表態,足協批准,鄭智不捨

3年身死國滅,救民族於危難卻毀譽參半,原因讓人不能接受(上)

時隔1​​477天再捧杯!成都AG超玩會奪得王者榮耀世冠KIC冠軍

"走自己的路:周冬雨獲影後後機場現身,風格引網友點讚"

一加Ace3配置匯總,外在、核心都有變化,1月4日正式發布!

02年江蘇修路修出古墓,開棺後露出一條白腿,專家看後:快蓋上

"柯瑞不滿:高薪球員場均12分引發爭議"

Saturday, December 30, 2023

蘇聯靈魂的典範——瓦西里·布洛欣

引言:

親愛的讀者們,讓我們共同探討一位鮮為人知卻充滿陰謀與恐怖的蘇聯歷史人物,瓦西里·布洛欣。讓我們戴上洞察歷史的眼鏡,探索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過去。

瓦西里·布洛欣於1895年誕生在弗拉基米爾市附近的農民家庭。童年時光在農田放羊,成年後成為莫斯科的瓦工。然而,他的命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15年,俄羅斯帝國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布洛欣加入俄羅斯陸軍,成為高級士官。然而,他真正的命運轉折是在1921年,當他加入了蘇聯共產黨,成為了「契卡」(全俄特別委員會)的一員。

「契卡」是第一代蘇聯秘密警察,而布洛欣成為了這個機構的成員。他的任務主要是在莫斯科的盧比揚卡大樓執行和監督處決。這段時期,他所採取的粗暴手段使他的名字成為人們心中的恐怖符號。

史達林的大清洗時期,布洛欣親手處死了約75萬人,成為那個黑暗時期的執行者。他的工作能力讓史達林對他刮目相看,甚至拒絕簽署他的處決令,認為他的「工作」難能可貴。

在蘇聯佔領波蘭後,布洛欣成為波蘭軍官的劊子手。他設計了殘酷的處決方案,親自執行了數千人的死刑,包括波蘭的知識分子、軍官和官員。

布洛欣聲稱自己親手處決了超過7000人,成為蘇聯最高軍事獎項的得主。然而,1953年史達林和貝利亞的去世標誌著他的垮台。剝奪了軍階和榮譽後,他陷入了酗酒,並於1955年自殺。

總結:

瓦西里·布洛欣的一生瀰漫著死亡的陰影。他在歷史舞台上的惡行成為蘇聯歷史中令人痛心的篇章。讓我們銘記歷史,以免重蹈覆轍。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圖片、描述內容均來自網絡,無低俗不良引導,皆在提倡社會正能量,如有版權或人物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即刻刪除。

在蘇聯統治下,布洛欣成為了史達林的得力助手。他在大清洗中的殘暴手段贏得了史達林的信任,成為維護共產主義統治的鐵腕執行者。他無情的鎮壓和處決行動使蘇聯的統治更加嚴密,也讓他在蘇聯政治體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1953年,史達林的去世標誌著蘇聯歷史的新篇章。隨著新一輪的政治洗牌,布洛欣失去了他在蘇聯政治中的立足之地。他的繼任者開始審視過去的暴行,將其歸類為過去蘇聯統治的陰暗面。

隨著蘇聯政治風向的變化,布洛欣的罪行也逐漸浮現。在新的政權下,他成為法庭審判的對象。曾經的惡行成為他終老的累贅,而歷史的審判終將降臨。

1955年,布洛欣選擇了自我了斷,結束了他陰暗而血腥的一生。他的死亡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同時也讓人們對蘇聯歷史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結語:

瓦西里·布洛欣的一生如同一幕恐怖的戲劇,他的手筆讓人銘記蘇聯歷史的陰暗時刻。在深夜的黑暗中,他是死神的化身,為世界帶來了血與淚的災難。讓我們珍惜和平,反思歷史,以免再次陷入這樣的惡夢。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圖片、描述內容均來自網絡,無低俗不良引導,皆在提倡社會正能量,如有版權或人物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即刻刪除。



普丁聲討不滿!俄網紅組織「半裸派對」並邀請許多明星參加

友誼終結:鐵托如何從蘇聯三次政治暗算中走向獨立,引發蘇南裂痕

波蘭稱"俄飛彈進入波領空",俄羅斯臨時代辦:波方沒有拿出證據,不解釋

俄羅斯高層再次提出遷都遠東:海參崴,成為頭號之選!

權力之巔的腐敗幽靈——當制度成為權力的傀儡

"一枚俄羅斯飛彈進入波蘭領空"

過去半世紀最有創意的、最重要的經濟史學家

俄方稱13萬人被徵召入伍烏方稱首都等多地遭空襲致30人死亡

終於明白,當年蘇聯計劃挖穿地球,為啥挖到12262公尺就停了

飛彈進入波蘭領空,波蘭召見俄羅斯駐波蘭臨時代辦;烏克蘭多地遭空襲,已致30人死亡160餘人受傷

中南半島為什麼不能形成統一政權?中南半島興衰史

眾所周知在靠近我國南邊的中南半島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好幾個國家,中南半島自出現政權以來,也從未真正實現過統一

在我國的記載中,早在漢朝時期也就有了關於中南半島的相關記載,算起來也有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了,然而就是在這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裡,中南半島這塊肥沃的土地始終沒有出現過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從地理來看,三面環海的地形應該是存在統一的基礎的,事實上,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一些國家也曾經嘗試過統一中南半島,但結果都不容樂觀,均以失敗告終。

有人分析認為正是有著我國的因素存在導致中南半島無法統一。

為何面積不大的中南半島,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和我國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中南半島位於東南亞,在我國的南方,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三面環海,北接中國,還連通南亞和大海,由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阻隔,古代我國與南亞的交流中南半島就是必經之路,所以中南半島一直發揮著重要交通樞紐的作用,在多種文化在商業交流的帶領下,進入中南半島,形成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政權也相繼出現。

在西元四百年左右,還遠在我國東晉末年的時候,一個高棉政權在中南半島建立並延續了千年之久,被視為最有希望統一中南半島的國家,而就是這個延綿一千年的大政權,很難想像就是如今的柬埔寨

當時在高棉帝國最鼎盛的時期,佔了中南半島近九成的土地,大有統一之勢。而且在當時,高棉的首都還出現吳哥窯這世界奇觀,可見當時的高棉帝國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了!然而,他們依舊未能統一中南半島,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問題。

吳哥窯

高棉帝國由高棉人創立,親近泰國,然而緬甸的緬人經常不服從統治,多次起兵謀反,導致高棉帝國根本無力管理好這片緬人的土地,他們不能製定合理的民族政策,就強硬要求緬人臣服,把兩族關係搞得水火不容。

高棉帝國延續一千年後,還是迎來了毀滅,暹羅人開始以泰族自居,起兵推翻高棉帝國。

此時的高棉帝國的內部貪污橫行,軍隊戰鬥力低下,多次被暹羅軍隊擊敗。不久,暹羅人攻入首都吳哥,高綿帝國宣告覆滅,其餘部分形成如今的柬埔寨王國。

之後的中南半島上的霸權就變成了緬甸與暹羅的爭雄,緬甸經過長久的改革,國力已經大大提升,數次向東進攻暹羅,而暹羅自從打敗高棉帝國之後就不思進取,國力逐年下降,最後被緬甸吞併。

此時的緬甸就成了中南半島最大的勢力,佔據八成的領土,他依舊沒能完成中南半島的統一,原因還是在於民族問題。

無論是緬甸還是暹羅的泰族,都已經有了極強的民族認同感,民族之間無法融合,這就導致緬甸注定不能真正把暹羅納入版圖,也不可能讓泰人認同緬甸的統治。

緬甸眼見無法吞併暹羅,只好放棄實控的想法,在暹羅扶持傀儡國。後來,緬甸改朝換代,暹羅趁機脫離管理,緬甸再一次發兵暹羅,但這次並未成功,暹羅正式脫離緬甸的掌控,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權。

所以,民族問題是阻礙中南半島統一的一大阻礙。當一個民族有了強烈的認同感時,其他民族即使是武力征服,仍不能長遠。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拿出文化認同感來!

就比如我國的在早期的劃分中就有族群這一觀念,不同的民族卻能有著同樣的名字,越人所指的民族就包含了許多個,此外還需要先進文化潛移默化,而在中南半島,這兩者都沒有!

而且在中南半島,山川地勢也對政權劃分有著極大的影響。兩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出了四個主要的國家,越南暹羅和緬甸,不僅阻礙國家之間的交流,也影響中南各國的統一事業。

所以在柬埔寨暹羅與緬甸發力之後,越南開始出現在中南半島的舞台,那麼,越南在中南半島島有何表現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越南在上世紀大有實現統一之勢卻仍未成功,那麼,越南在中南半島都做了什麼呢?

由於中南半島地勢的限制,導致那時的越南雖然身處中南半島,但頻繁交流的卻是與北方的中國。

在柬埔寨、緬甸和暹羅爭霸的時候,他埋頭學習先進的中華文化和科技。當時的北越地區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國管轄的領土,名為交趾,越南就只有南邊的領土。

當時的高棉帝國也曾出兵攻打過越南,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越南拿下佔城國後,實力進一步加強,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越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一情況到了近代才得以改變。

當時的中南半島來了兩股勢力,英國和法國,英國佔據印度之後,立即拿下了緬甸,法國則是佔據越南,之後又佔了柬埔寨與寮國,只有暹羅逃過殖民的命運,後面改名為泰國。

英國人為了方便統治,把緬甸納入英屬印度的管轄範圍,法國則是整合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組成印支聯邦,有了統一的管理機構,所以中南半島稱的上一次小規模的統一竟是由法國完成的。

法國嚐到甜頭之後從越南進攻清朝,但在鎮南關被清軍擊潰,此後,老實經營著自己的印支聯邦。

或許是法國的統治起了作用,越南從這時起就覺得越老柬三國就應該組成一體,但其他兩國並不這樣想,而法國當初選擇行政地點時選在了越南,多數軍隊也駐紮在越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之後,印支聯邦地位再一次上漲。

當時,法國本土已經被德國奪走,法國的流亡政府就只能依靠殖民地的資源繼續抗爭,法國就大力在印支聯邦搞。

不過,法國人還沒動工太久,日軍就開始了入侵中南半島的計劃,並成功驅趕了法國人,也繼續沿用法國人的管理辦法。

之後,日軍進佔菲律賓、荷蘭殖民地,也就是如今的印度尼西亞,隨後攻入緬甸,但在緬甸遭到我國遠徵軍的反擊,被趕出了緬甸,不然日本就成了第一個統一東南亞的國家了。

二戰之後,日軍離開越南,越南得到了日軍留下的大量武器,還靠著抗日拉起了一支屬於越南人民的軍隊。

但這時,法國回來了然國,就是想要繼續統治印支聯邦,但好不容易取得的獨立的越南自然不可以放棄,於是與法國進行鬥爭,我國進行大量援助,法國被逼無奈只好離開。

然而,越南沒幾天安穩日子,美國人又來了!越南再次反擊,美國的殖民計畫宣告失敗,所有侵略者走後,越南野心膨脹,自己成了侵略者,一舉用印製聯邦的名義吞併寮國、柬埔寨。

而這一次,越南是可以完全吞併兩國的,甚至可以從文化上讓三國成為一個國家。然而,越南選擇挑戰中國,我國也意識到,中南半島統一就對我國有著極大的威脅,中南半島維持現狀就是最好的。那麼,為什麼中南半島統一會對我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呢?

上個世紀越南控制兩國後,又來挑釁我國,中南半島統一大業再告吹!那麼,越南敢這麼做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又為何說放任中南半島統一會成為我國的心腹大患?

一九七九年,我軍面對越南的持續侵略,奮起還擊,僅用兩個月就平息戰事,戰後,越南才停下侵略的腳步。我國邊境換來相對安穩的時刻,而且我軍僅僅只攻擊越南北邊的軍用設施,剷除對我國邊境的威脅。

之後,我軍火速撤回國內,打了敗仗的越南國內厭戰情緒高昂,部隊反對越南的所有軍事行動,而一直給予幫助的蘇聯,眼看越南無力維持,也漸漸減少對越南的援助,越南也不得不撤回伸向了寮國與柬埔寨的侵略行動。

之後,兩國相繼獨立掌控政權,越南統一半島的行動宣告失敗。

從封建王朝的柬埔寨開始,到越南,已經有三個國家嘗試過統一中南半島,但都以失敗的命運的告終。

而中南半島的統一就成為了一種永遠不可能實現的魔咒,對我國來說,鬆散的中南半島更有利於我國的發展。

中南半島不只靠我國南海,也是連通印度洋的重要海上樞紐,一個交通要道的統一國家崛起,就會如同中世紀的鄂圖曼帝國,成為貿易的中斷者。

而且縱觀世界,各個大國的周圍都是分佈著一些零散的小國家與大國相互接壤的,也有也會互相起衝突,比如法國和德國,雖然兩國源自一國,但由於歷史原因,兩世界大戰,兩國基本上都是對手,原因在於兩國國土接壤,都在發展,勢必匯起矛盾。

現如今,兩國之間夾雜著一些小國,就是兩國鬥爭後留下的,還有一戰時期的沙俄,在開戰前領土直接與德國接壤,開戰後失利後,直接在前線解體成一堆小國家,而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大國對這種緩衝地帶極為重視。

蘇聯當初策劃外蒙古獨立,就是要在中蘇之間建造一條緩衝地帶,還有印度也想用西藏來作為與中國的緩衝地帶。

所以中南半島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對我國並無好處。此前,法軍整合印支聯邦之後,就立即向我兩廣一帶發起進攻,而且當時法軍有極大的可能進入到我國境內,我軍後來的勝利也是險勝,甚至還失去了越南藩屬國的地位。

而同時期的新疆西藏卻遠遠沒有遭到大規模的侵攻,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西邊有著阿富汗、伊朗這樣的國家,成為了我國與列強的緩衝地區。



還有日本佔據中南半島之後,我國徹底被日軍隔絕聯繫,日軍建構了一條從東北到東南亞封鎖線。所以,在日軍進攻緬甸時,我國則是十分重視派出遠徵軍抗衡日本的侵略,保全了當時唯一的一條物資輸送道路,滇緬公路,不然我國的抗戰形勢會更加嚴峻。

所以在我國的南部,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將會在地緣政治上構成一定的威脅,但我國並不主動干涉,只是在目前的狀態下不統一的中南半島對我國是十分有利的。

喜歡作者的請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讚與關注是作者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既有「硬支撐」又有「軟實力」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有底氣

大動作!北韓"加快戰爭準備",美國急忙表態:沒有敵對意圖!

今年我國之重器頻現,核心技術不斷突破

年終策劃5·雙語海報|嗑CP、秀視頻、連直播...2023重慶海外朋友圈的那些事兒

北韓下令軍隊緊急備戰,半島局勢何去何從?

國足0-2完敗阿曼! 2023年正式收官:11場4勝2平5負,曾逆轉泰國

強信心、穩預期,廣東企業奏響"新粵章"

汽車早餐| 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首登世界第一;奇瑞新能源官宣降價;廣汽集團與合作夥伴共推飛行汽車產業發展

美國苗人團滅6名白人狩獵小隊,他們不該羞辱並激怒神槍手

我新任防長就位,台學者:若賴清德當選,大陸會用非和平方式統一

劉備一生錯過的3位帥才:能力與才華都不輸諸葛亮,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 劉備 是 蜀漢 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期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人生可以說是從微末到輝煌的縮影,也是坎坷與奮鬥的代名詞。 劉備出身於 涿郡 的,雖然聲稱是漢室宗親,實際上卻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家境貧寒靠著織席和販鞋為生,然而這樣的出身並沒有阻礙他心中那份對榮耀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