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因為看錯了這3人,導致蜀漢大業功敗垂成,其中竟然還有2人是劉備最為依賴的心腹。
劉備作為沒落的中山靖王之後,起於微末鄉野之間。隨著艱辛的創業之路,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武將和謀士,最後助他問鼎蜀漢的皇帝寶座。但由於劉備識人不明,不能任人唯賢,導致後期遭至大敗,蜀漢由此一蹶不振。其中看錯的3人足以影響他的一生,甚至決定了蜀漢後來的命運走勢。
看錯的第一人是自己的小舅子糜芳
糜芳可以說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一批人馬,是劉備起兵徵戰的堅實支持者。糜芳家世代經商,所以家境富裕,財產頗豐。為了支持劉備發展不惜變賣自己家所有家產以資助劉備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在劉備顛沛流離失所的歲月中糜芳依然不離不棄,被劉備認定為堅實的追隨者。
後來劉備實力強大奪取荊州後,便任命糜芳為南郡太守,協助關羽防守荊州要地。但可惜的是在關羽進攻樊城之際,呂蒙趁機奪取荊州,糜芳作為江陵的大將竟然一槍不放就選擇投降東吳,著實讓劉備氣得不輕。糜芳要是稍微堅守一下,等待關羽回防,說不一定還能內外夾擊打敗呂蒙。不知道糜芳在關鍵時刻為何做出這樣的舉動,恐怕劉備自己也沒弄清楚怎麼回事。
看錯的第二人是自己的養子劉封
劉封是劉備在暫無子嗣之時收養的義子,一直對他重任有加。劉封也是不辜負劉備的期望,練就了一身的本領。在劉備奪取益州的徵戰中跟隨張飛等人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又帶兵奪取上庸,並一直在此駐守。但自此之後劉封可能心生怨恨便不再有所作為。特別是在關羽敗走麥城之時,向他求援,劉封竟然置之不理,眼看著自己的二叔被東吳斬殺。
可以說要是劉封帶兵營救關羽那很大機率能成功,畢竟當時他手中可是有荊州4萬精銳。不僅如此,後來劉封又大肆打壓孟達等人,導致把上庸三郡拱手送人,他可以稱得上荊州最大的罪人。後來也沒有逃過劉備諸葛亮的製裁,被逼自盡而亡。劉備在他死後也是深感痛惜。
看錯的第三人是東吳大都督陸遜
陸遜一生可謂輝煌甚高,很多大戰都離不開他的身影。可以說是東吳的救命之人,如果沒有他的智慧,東吳大概已經被劉備消滅,所以他是歷任東吳大都督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在呂蒙偷襲荊州時,陸遜發揮重要作用,但是東吳一直被關羽認為鼠輩,所以未加重視。
後來在劉備東伐孫權之時,大家都不看好陸遜,認為他無法抵抗劉備的進攻動能。結果關鍵時刻陸遜在夷陵利用火攻大敗劉備的幾十萬大軍,直接將蜀漢打回最初之時,過後很多年都無法恢復元氣。為何劉備敗得如此之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輕敵,看不起陸遜,覺得一介書生不會有所作為,所以才釀成夷陵大敗。
所以,為何蜀漢擁有眾多的精兵強將還是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根本原因還是在劉備看錯了這三人導致蜀漢慘敗無崛起之可能。他一生最忠心的追隨者背叛他,委以重任的養子見死不救,最看不見的文弱書生打敗自己。這也許才是劉備失敗的真正原因。
1992年,93歲的聶榮臻預感大限將至,說該走了,掙扎安排了三件事
吳敬中請戴笠吃飯,會點什麼菜?陸橋山馬奎餘則成誰有資格參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