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7, 2024

10本書看中華文明的歷史轉折(九):抗美援朝,立國之戰

推薦書籍:《韓戰》(王樹增著)


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遊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這是1951年志願軍攻入南朝鮮首都漢城之後,曾任清朝北洋水師威遠號管帶的薩鎮冰聽聞消息後寫下的詩句,已經92歲、57年前曾經歷甲午慘敗的老將軍終於看到了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天。

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攻入另一個國家的首都,即使到2024年的今天,這仍然是唯一的一次。從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願軍渡過鴨綠江開始,中國人民志願軍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打了三次戰役,把美國人領銜的聯合國從鴨綠江邊又打回了三七線。

第一次戰役從鴨綠江邊打起,主戰場在西線的雲山、溫井一帶,志願軍把聯合國軍打退到清川江以南,遏制住了聯合國軍的北向攻勢。

第二次戰役從清川江戰線開打,西線主戰場在清川江南北,東線主戰場在長津湖附近,前幾年熱映的電影《長津湖》和《水門橋》說的就是第二次戰役的事情。經過這場戰役,戰線又向南推進到三八線附近,而且敵我兩方的攻守之勢逆轉,聯合國軍的攻勢徹底結束,開始了大踏步的向南「轉進」。

第三次戰役,志願軍越過三八線繼續向南追擊,這是整個抗美援朝初期五次戰役中我們傷亡最小、戰線南進最多的一次,聯合國軍並沒有組織起非常像樣的抵抗,而更像是有計畫的大規模撤退,這也就有了本文開始說到的志願軍佔領漢城這個里程碑式的勝利。

然而,這也是我們的戰線最遠到達的距離了。前三次戰役雖然戰線推進很快,但事實上並沒有大規模殲滅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特別是沒有傷到美軍的元氣,他們只不過是因為前期冒進的太厲害,被我們打了個措手不及。另外,戰線南推到三、七線以後,我們的補給線拉長了,因為我們不掌握制空權,這讓我們的後勤補給變得十分困難。所以,雖然面臨史達林和金日成的重重壓力,彭老總還是堅決停止了繼續向南追擊,而是選擇在三、七線修整。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次的停止追擊是很明智的,事實上,如果打開上帝視角的話,連停在三七線上修整可能都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而是應該主動後撤。

1951年1月25日,志願軍進入漢城僅20天後,聯合國軍發動了反攻。此時的聯合國軍戰場總指揮已經從驕傲自大的麥克阿瑟換成了低調務實的李奇微。他基於對志願軍前三次戰役的分析,找到了我們的弱點,那就是我軍戰士的糧食彈藥都要靠自己攜帶,除非中途得到補給,否則只能夠持續8天。基於這個弱點,李奇微制定了一個對付我們的辦法-磁性戰術,也就是堅決近距離和志願軍保持接觸,不間斷的持續進攻,不給我們補給的機會,跟我們拼消耗,同時在局部戰場採取"火海戰術",以優勢的火砲、空軍和坦克的火力,實施高強度的火力攻擊。

面對聯合國軍的反攻,我們意識到不能死守在漢城了,於是開始往北撤退,為了給大軍撤退爭取時間,也需要有人斷後堅守,也就是我們的第四次戰役。當然過程中也不是一味死守,也有抓住東線敵軍突進部打反擊的橫城反擊戰等。第四次戰役後,我軍大部退到三、八線以北,建構新的防線。

隨後就開始了第五次戰役,這是五次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志願軍沒有讓之前第四次戰役聯合國軍的反攻繼續推進,而是在三八線附近守住了戰線,並且重創了聯合國軍的戰爭意志。當然過程比我這樣簡單的描述曲折得多,我們有進攻、有迂迴、有堅守,一度面臨非常困難的局面,但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第五次戰役過後,雙方進入了邊打邊談的狀態。但和談持續了整整兩年,這兩年間,雙方沒有停火,而是在接觸線上進行著無數的陣地對攻戰,雖然整體戰線沒有大的變化,但戰爭烈度一點不比之前的運動戰低,甚至可能更強,例如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發生在這段時間內。

1953年7月27日,中美朝三方終於簽訂了停戰協定,歷時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終於以一場平手結束。不過請注意,韓國並沒有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因為時韓國總統李承晚不同意,不過他不同意也沒用,因為美國人不打了,憑韓國軍隊的那點戰鬥力,都不用中國出馬,北朝鮮自己就能教他們學做人。

抗美援朝戰爭可以說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經歷了多少戰火紛飛,可基本上沒有嚐到過多少勝利的滋味。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雖然是在獲勝陣營中,但主要是因為站隊正確,而不是靠自己打出的勝利。抗戰戰爭中,雖然我們在敵後遊擊戰中取得了很好的戰績,但正面戰場上畢竟也是屢戰屢敗。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可能並沒有真正拿正眼看過我們中國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從來沒有在戰場上取得過勝利的國家,卻和全球兩大霸主之一的美國打了個平手,這絕對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經此一戰,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瞧不起中國軍隊的實力,特別是美國。在後來60-70年代的越戰中,中國同樣給美軍劃了一條北緯17度線,美國人這次就學乖了,整整15年的戰爭,就是沒有越雷池一步。

抗美援朝戰爭也讓聯合國從此改變了軍事幹預的模式,此後不再組建聯合國軍直接下場參與任何戰爭(因為直接下場又沒打贏實在是有損聯合國的臉面),而是組建維和部隊,只負責在交戰各方維持緩衝區域、維持人道救援的通道等等工作。

最後還要批駁兩個流毒很久的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謬論。

第一個謬論是說我們是靠「人海戰術」才取得的這場平手,甚至還有人以我軍的傷亡遠大於美軍,想要說我們其實是打輸了。

先不說這種以數人頭來判定戰爭勝負的方式有多麼的幼稚,就算是數人頭,你也得把人頭數全呀。不錯,根據中美雙方公佈的戰損,我軍陣亡19.7萬人,而美軍陣亡3.4萬人(這是戰後最早公佈的數據,後來又公佈了一個5.4萬的數據),我們確實多幾倍,但別忘了,這場戰爭不是中美兩家在打,就算不算聯合國軍裡其他那些僕從國,朝鮮和韓國這兩個主場國家總得算吧。北韓方面自己沒有公佈戰損,根據南韓的統計是陣亡了21.5萬人,其中多半都是在戰爭前期,中國志願軍還沒有參戰時陣亡的。韓國方面的陣亡人數據美聯社公佈的數字是41.5萬,還看到一個未知來源的數據是29萬。

所以把朝韓雙方的傷亡也算上,雙方的戰損比是差不多的,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隱變量,那就是美國統計陣亡人數的標準十分嚴苛,必須要在戰場上直接犧牲(拉回來在醫院裡死的不算)、必須是在執行戰鬥任務時犧牲(在營地裡意外死亡的不算)、必須要能辨認出屍體,如果也用我們的標準,美國的陣亡人數也還不止那3.4萬。

第二個謬論是關於他的兒子。

有一個說法,他把兒子派去北韓戰場,是為了用戰功為兒子鍍金,來培養兒子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其實稍微想想就會知道這種說法的荒謬。抗美援朝是要和當時地球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作戰,怎樣高估這場戰爭的難度都是不為過的。如果真想靠戰功來鍍金,之前一兩年打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剛結束的解放海南島戰役,以及當時正準備打的解放台灣戰爭,哪一場不比抗美援朝容易,為什麼要選危險係數最大的這一場去鍍金呢?要知道,我們在朝鮮戰場人生地不熟,而且前期完全沒有製空權,經常被美軍飛機轟炸,就算是彭老總自己也不敢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別說他身邊的一位機要秘書和翻譯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對許多港澳台和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正是這場抗美援朝戰爭讓他們終於認識和接受了新中國,所以這首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才會成為許多海外華人的華語啟蒙音樂,這是像龍某某這樣小布爾喬亞式的文人所永遠無法理解的愛國情懷,

那是來自心底深處,家的呼喚。



武打明星孟海經典作品大盤點,演技與武術並重!

凱迪拉克IQ傲歌純電SUV發布,具備33吋大螢幕,共兩種動力

美國深度拆解華為Pura70:驚人評價揭示國產手機新高度!

IMF宣布:上調預期!

北韓拆除邊界道路路燈並埋雷,韓國購買美國軍備,想幹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劉備一生錯過的3位帥才:能力與才華都不輸諸葛亮,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 劉備 是 蜀漢 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期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人生可以說是從微末到輝煌的縮影,也是坎坷與奮鬥的代名詞。 劉備出身於 涿郡 的,雖然聲稱是漢室宗親,實際上卻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家境貧寒靠著織席和販鞋為生,然而這樣的出身並沒有阻礙他心中那份對榮耀的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