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2, 2024

《中國通史》第七十九集內閣制度

中央三大機構

內閣制度

第79集


內閣 制度

中國通史

、起

1.1宰相制度:從實行到廢除

1. 明初,朱元璋實行宰相制度,持續十二年。

宰相,是對中國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丞相就是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數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區別:與丞相(官職名)並非一個概念。丞相只有在掌握決策權時,才能稱為宰相。像在明朝時期的比較有權力的內閣首輔等,有時也被稱為宰相。

中書省:掌管行政

>先後任命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等人為中書省丞相

中書省,中國古代中樞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曹魏改稱中書監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為中央最高政府機關。

唐宋以中書令為長官,任首席宰相;以中書侍郎為副長官,為固定編制的宰相;以中書舍人核心官職,掌管省內機樞政務。元朝時中書省設中書令為最高長官,其下設中書丞相,總掌全國之政。明朝以左右丞相為中書省長官,統轄六部,洪武十三年廢除。

中書省作為正規的宰相機構,掌管制令決策,是中央最高權力機關,其長官中書令是製度規定的首席宰相。中書令不常設時,副長官中書侍郎即為首席宰相。南北朝唐朝中後期及宋朝,中書舍人是中書省的實際長官,行使宰相權力。

現代行政區劃的"省",即來自元朝中書省設於各地的派出機構"行中書省"。元朝以中書省總理天下政務,又於各路設置行中書省,分掌地方政務,歸屬於中書省管轄,行中書省管轄的區域即省級行政區劃的雛形。中書省為中央政府,行中書省為省級政府。

總攬政務,幫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使其分出精力運籌內政外交的重大方針問題

禦史:掌管監察

禦史台,中國古代官署名,是東漢至元朝設置的中央監察機構。秦漢禦史負責監察事務。禦史所居官署稱禦史府,又稱憲台。南朝梁北魏齊時,稱禦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歷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監察機關,也是中央司法機關之一,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中丞原在殿中辦事,為禦史之長後仍留台中,因而稱其官署為禦史台,與諳者台並稱。歷代沿襲,並有憲台、烏台的別稱。唐高宗時曾以憲台為正式名稱。

>設立之初,湯和擔任禦史大夫,由禦史中丞劉基主要負責禦史台工作

監督中書省的行動,平衡中書省權力,監督中書省及朝廷的所有官員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世稱"劉青田"、"劉誠意"、"劉文成",處州路青田縣南田(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明朝開國元勳,「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

自幼博覽經史及天文、曆法、兵法、性理諸書,尤精象緯之學。至順四年(1333年)舉進士。授江西高安縣丞。後任江西行省職官掾史、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浙東元帥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職。因遭排擠憤而辭官,回鄉隱居著述。至正二十年(1360年),應朱元璋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參與機要決策。針對當時情勢,提出時務十八策,被採納,後又陸續陳策。朱元璋稱帝後,任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參與制定曆法、奏立軍衛法。洪武四年(1371年),因與左丞相胡惟庸交惡,被胡所諫,賜歸鄉裡。洪武八年,憂憤而死。

劉基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被後人比喻為諸葛武侯。朱元璋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劉基具有比較系統的文學思想,在明初文壇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從儒家「詩教」思想出發,強調作品的教化作用,既可以對下移風易俗,也可以對上諷諫勸諉;其次,貶斥元代以來的纖麗文風,提倡"師古",力主恢復漢唐時期的文學傳統,對明初文風由纖麗轉向質樸起了重要作用。頗豐,有《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等傳世。

③ 大都督府:掌管軍事

大都督府,創立於龍鳳七年(1361年)三月二十六日,前身是行樞密院,經過不斷的完善與調整,為都督府一都司一衛所體制打下了基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之後,隨著天下統一的進展,戰時軍政合一的中書省軍權開始轉移到大都督府,中書省任職的軍事將領亦逐漸轉入大都督府,大都督府成為專職的武將領軍機構。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十一日,胡惟庸案,中書省被廢除,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軍權分立,統兵權歸都督府,調兵權歸兵部。

宰相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已存在一千多年,eg.

>唐朝時期: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之間的君臣和諧,被後世稱為美談

2. 中書省權力過大,引起朱元璋的不滿,開始進行逐步改革

① 趁李善長生病,卸去其宰相職位,改命汪廣洋、胡惟庸等資歷稍輕的人擔任

② 西元1376年起,開始對中書省總攬天下政務的格局進行調整

A. 裁革中書省的平章與參知政事只留左右丞相與左右丞

B.撤銷總攬地方政務的行中書省,將權利一分為三:(a) 承宣布政使司:行政

洪武十年(1377),為保證下情的上達,設定通政使 b) 提刑按察使司:監察

c) 都指揮使司: 軍事

通政司,官署名。明朝始設"通政使司",簡稱"通政司",其長官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俗稱「銀台」。

宋代有通進銀台司(後改承進司),又稱銀台。明代有通政使司,設通政使,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項。置有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參議各一人,正五品等。凡朝廷大政、大獄及會推文武大臣,通政使也參與討論。

清代通政使,設滿、漢各一人;副使,滿、漢各一人,官階與明朝同。不過,這一衙門在明、清兩代並無實權,如「雍正朝,世宗命諸臣有緊密事改用摺奏,專屬奏事人員,以通喉舌。自是無不立達禦前,通政司惟掌文書而已」(《清稗類鈔·爵秩類·奏事人員》)。所以通政司一向被視為「清淡衙門」。

凡在外官員向皇帝奏事, 皆經由通政使司傳上

3 .西元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直接引發明朝制度的巨大變革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稱其舊宅井裡湧出醴泉,此為祥瑞,並藉此邀請朱元璋前來觀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華門時,太監雲奇緊拉住韁繩,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覺事態嚴重,立即返回,登上宮城時,發現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牆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同時藉詞窮追其友好,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勳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胡惟庸案與藍玉案合稱胡藍之獄,誅滅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方告結束。

胡惟庸案又稱胡黨之獄,簡稱胡獄,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後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為顧問,朱元璋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另設內閣供皇帝作為顧問。內閣大學士的權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與皇帝。從此明朝名義上再無丞相一職,後來在永樂帝後由內閣首輔實質取代。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 [1]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布《昭示姦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來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 起因:洪武六年(1373)至洪武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庸負責中書省事務達八年之久

權力極度膨脹,掌握生紗大權

① 胡惟庸聽皇命帶禦醫去探望南京後生病的劉基,趁機用慢性毒藥將其毒害

② 刻意結納一些有罪而遭懲罰的勳臣,密相往來,貪贓物

>過程:①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禦史大夫陳寧、禦史中丞塗節被處si

朱元璋順勢廢除中書省及中書省丞相,下旨後以後不得再立丞相

>影響:①推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廢除

決策權集中於皇帝一人,皇帝專權達到極致

1.2四輔官

>起因:宰相制度被廢除後,皇帝需處理的政事急劇增多

【據統計,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之內,內外諸司的奏疏共有1660道,涉及的事情達到3391件,平均計算,朱元璋每天要閱讀207份奏章,處理423樁政事】

>目的:朱元璋試圖設立一種穩固皇權的新制度既能很好地控制朝政,又能高效地處理政務

>方法:設定四輔官,即從民間徵召老儒,每月按旬輪值,輔導皇帝行政

>結果:老儒起自田間,淳樸無他能,無執政和處理日常政務的經驗,不適合朱元璋的輔政要求,因此四輔官一職於兩年後被朱元璋廢除

1.3殿閣大學士

1. 四輔官的實驗失敗,朱元璋開始從新的途徑選拔好的輔臣

① 鼓勵各地推薦人才

② 迅速恢復科舉取士的製度,從全國選拔人才

③ 讓翰林院儒臣承擔顧問職能

2. 西元1382年,朱元璋設立殿閣大學士,從翰林院選擇儒臣為殿閣大學士,以備皇帝諮詢

翰林院,唐代初置,宮廷供奉機構,安置文學、經術、卜、醫、僧道、書畫、弈棋人才,陪侍皇帝遊宴娛樂,統稱翰林院,並非正式官署。晚唐以後,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宋朝後成為正式官職,並與科舉接軌。明朝以後被內閣等代替,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清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無論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始終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唐朝的張九齡白居易,宋朝的蘇遼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成為翰林學士的輝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識分子投身科舉,造成了人才浪費。社會重文士輕技工,拖緩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學界和思想界的主流處於皇帝的監管之下,對學術自由和知識分子的思想獨立起了壓抑作用,有利於皇帝進行專制統治。

沒有權力閱讀諸司的章奏,對政治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翰林院儒臣中遴選殿閣大學士以備皇帝顧問的做法,為內閣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形制上的基礎

二、建立與發展

2.1朱棣時期,制度基本完備

1. 西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長孫朱允即位,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

2. 西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長達四年的皇權爭奪戰爆發,史稱靖難之戰

3. 西元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進入南京城時,文官楊榮提醒朱棣先諭陵,後即位,表現忠孝

4. 朱棣即位後,繼承朱元璋時期選殿閣大學士以備皇帝顧問的做法,基本完備了內閣制度

① 命解纓黃淮胡廣楊士奇金幼孜胡儼和楊榮等七人入翰林院,直文淵閣預機務

內閣學士的主要職責為皇帝起草詔令;與皇帝商議機務=>皇帝最核心的智囊團

在第①批內閣學士中,最有名的是解纓與楊士奇:

解纓(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縹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府代州縣(今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明朝初期文學家、內閣首輔。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進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官,歸鄉進學。建文年間,被諦河州。永樂初,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並直文淵閣,曾奉命總裁《太祖實錄》、纂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1407年)因立儲等事被出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旋改交趾,督化州。永樂九年(1411年)以「無人臣禮」的罪名被捕入獄。

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1415年2月22日),解纓被紀綱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終年四十七歲。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九月,贈禮部侍郎,賜諢號「文毅」。

楊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初名寓,字士奇,一字僑仲,以字行,號東裡,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澄江鎮)人。中國明朝前期重臣、學者。

楊士奇自少喪父,雖孤貧勤學。後遊學四方,以授徒為生,至建文帝時方才被薦入翰林院,充史館編纂。明成祖永樂初年,升翰林編修,不久後被選入內閣,典理機務,並輔佐太子朱高熾講讀。累遷官為太子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永樂六年(1408年),成祖北徵,命他輔太子監國。永樂十二年(1414年),因遭漢王朱高煦諦諦,被囚詔獄,仍上疏力保太子。後被釋放。朱高熾即位後,進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歷少保、少傅,兼兵部尚書。明英宗即位後,與楊榮、楊溥共輔幼主,進官少師。楊士奇為官舉止恭謹,擅長應對,善於識人,建言朝政,常一語中的。但他薦士頗為專擅,打壓政敵不遺餘力。晚年放任其子楊稷橫虐鄉裡,侵暴殺人;宦官王振擅權,他也不能匡救,招致輿論非議。正統九年(1444年),楊士奇因楊稷被下獄而憂慮病逝,享年八十歲。獲贈左柱國、太師,諡號「文貞」。

楊士奇先後歷經五朝,擔任內閣輔臣四十餘年,任職時間之長為有明一代之首。任內閣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等同心輔政,並稱「三楊」;又以居地、郡望,時人稱之「西楊」。在「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編著有《三朝聖諭集》《奏對錄》《歷代名臣奏議》《文淵閣書目》《東里文集》等。

◆解纓:博學多才,詩、文、書法皆精絕

① 因起草《登極詔》稱旨,從此受到明成祖的信任,入職文淵閣

② 參與重修《太祖實錄》 , 負責編纂《文獻大成》 (即《永樂大典》)

③ 因捲入太子與漢王的嫡位之爭,被諦到廣西,不久又諫往交趾

④ 西元1410年,從交趾回南京,晉見了太子朱高熾,被指為私諤太子,投入錦衣衛大牢

⑤ 幾年後被埋在雪中,活活凍死, 其後人也慘遭流放

楊士奇:在朱棣面前,舉止恭謹,應對得體,深為朱棣信任

① 受命出任東宮屬官,輔佐太子朱高熾

② 西元1409年,受命輔佐太子在南京監國

2.2閣權逐漸重於部權

1. 西元1424年,朱棣北徵途中病逝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在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人的擁護下,朱高熾順利即位,是為明仁宗

① 楊士奇:被擢升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不久後升為兵部尚書

楊榮: 進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

L ③ 金幼孜: 進禮部尚書

→ 內閣大學士兼尚書銜, 使內閣大學士的地位提高= > 閣權逐漸重於部權的開端

2. 朱高熾賜給內閣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與吏部尚書蹇義四人各一枚銀牌,上刻"繩、愆、糾、繆"字樣,在直接向皇帝上密奏時使用【繩:準繩,標準、規矩;愆:過失;繆:錯誤】

2.3成為明朝政治體制的核心

1. 西元1425年,朱高熾去世,朱瞻基即位

2. 西元1435年,朱瞻基逝世,朱祁鎮即位=>因皇帝年僅九歲,廷臣請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

=>張太后以後妃不預政事為由,拒絕垂簾聽政,命凡事交內閣議決進呈然後施行

內閣成為朝政的主宰者,內閣在明朝的政治體制中發揮越來越核心的作用(楊士奇、楊榮、楊溥)

楊榮、楊溥、楊士奇擔任內閣成員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統時期的內閣稱為「三楊內閣」。他們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為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為名臣。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 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

楊士奇

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裡,江西泰和人。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 「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楊士奇年幼時,家庭貧寒,父親早逝,更為孤兒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楊士奇隨繼父曾改姓羅。嚴酷的生活環境造就他勤奮好學、堅韌不拔、寬容嚴謹的優秀品格。曾在湖廣江夏(今湖北武昌)等地授徒自給。建文元年(1399),朝廷準備修撰《明太祖實錄》,從社會上徵集文人參加。因學行出眾,楊士奇屬於應徵之列。由此契機,楊士奇以布衣身分進入翰林院,充當了編纂官。不久,吏部尚書張紞考察編纂工作,發現楊士奇是個難得的人才,便將其提拔為吳王府審理副。朱棣經過靖難之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為了確保政局的穩定,將楊士奇等人由翰林院選入內閣,參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同時楊士奇被晉升為翰林院侍講,正式開始了從政的生涯。永樂二年(1404),朱棣選拔他為輔助皇太子的官僚,於是他和後來的皇帝朱高熾結下了難得的師友之緣。不久,楊士奇晉升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樂五年再升任左諭德(從五品官),輔助左春坊大學士承擔太子的文件往還及學習的有關事務,同時兼任翰林院侍講,承擔為皇帝講讀經史的任務。在當時的太子朱高熾與其弟朱高煦為爭奪皇位而進行的明爭暗鬥中,楊士奇成為堅定的太子派,後來終於將朱高熾推上了皇帝寶座。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去世,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楊士奇被提拔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自然,楊士奇備受仁宗的信任與恩寵,並在仁宗去世後,繼續成為宣宗朱瞻基的首席顧命大臣。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諡號文貞。

楊榮

楊榮(1371—1440),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甕)人建文二年(1400),楊榮考中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建文四年,朱棣進入南京,楊榮和解纙、楊士奇等一同迎附。其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然而由於其恃才自傲,難容他人之過,與同事常有過節,並且還接受邊將的饋贈,因此往往遭人議論。楊榮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在於規劃邊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朱棣即位後,蒙古三部雖然處在分裂仇殺之中,卻並未歸附明朝。為了解決蒙古問題,朱棣一方面直接針對蒙古三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措施,另一方面著力於東北和西北地區的經營,形成控制蒙古地區的一把鉗子。在實施此策略過程中,楊榮先後被派往甘肅和寧夏。楊榮恪盡職守,詳細了解山川局勢、軍事配備、軍民士氣、城堡建設,然後提出自己的設想及對策,朱棣予以充分的鼓勵並加以採納。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徵蒙古回師途中病逝於榆木川,隨從宦官馬雲等人不知所措,與楊榮、金幼孜密商如何處置。楊榮指揮若定,與金幼孜商議,認為離北京尚遠,為防止軍心澇散,應秘不發喪。他們用錫鑄椑將朱棣屍體收殮起來放在車中,每到一地進膳和平時一樣,明軍渾然不覺。楊榮和海壽先回京師,向太子報告狀況,決定處理方法。結果,朱高熾順利地即位,國家政局未發生絲毫的騷動。楊榮因貢獻突出,被晉升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並食三祿。正統五年,楊榮在回鄉的路上過世,被追贈為太師,諡號文敏。

楊溥

楊溥(1372—1446),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他和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徵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為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鬥爭而入獄。朱高熾即位後的第三天,楊溥被授官翰林學士,重新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宣宗即位後,楊溥進入內閣,開始與楊士奇、楊榮等閣臣共掌機要。待到正統初年,「三楊」便完全以三朝元老而構成了一個最穩定的政治三角。楊溥與楊士奇和楊榮在性格處事上有著很大區別,他在為人處事上有時顯得過於謹慎,就連上朝時也總是低頭循牆而行。但是像他那樣已經取得了內閣重臣地位的人物,這種小心謹慎的舉止,又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更何況楊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確實足以作為百官的楷模。正統十一年,楊溥去世,諡號文定。

影響:

在三楊影響下宣宗頗能勤政愛民、信用賢良,內閣陣容強大而高效,配合默契。洪熙與宣德的​​11年間,在內政上極可稱道,天下清平,是為仁宣盛世。

然而宣宗在文治上雖然無愧賢君。其武功則未能相稱。成祖時期的極限擴張對財政造成了一定負擔,邊疆事務也讓政府頗感繁雜,而宣宗對此常常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

大明共二直隸,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天下始有十一三省之名.是為宣宗一大罪。自永樂五年(1407年)佈告天下國設交趾布政使司以來,雖屢有叛亂,但成祖以大軍一往,都旋即掃平。 20年以來、其地已承大明教化甚深,不在雲南、貴州之下,忽然棄之,天下震驚。

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叛亂首領黎利詐稱陳氏有後,宣宗雖知道其詐,但仍決定藉此息兵.自交趾撤離軍民官吏,廢交趾布政使司。次年黎利復奏稱本不存在的陳氏後人已死,請封黎氏。至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終於冊封黎利之子黎麟為安南國王。

帝國放棄交趾後,對南洋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外番多不來朝貢。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命鄭和出師海外,是為第7次下西洋,也是最後的一次,此後大明的遠洋水師逐漸衰微,飄揚在印度洋的大明旗幟,漸成幻夢。並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舊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繼被滅或叛亂。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幹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亂。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劃,內遷奴兒幹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於是帝國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衛所製度進行統治。至明末女真興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責任焉。

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不能深責,但其大規模的收縮,自當時觀之或以為是節財省事的好辦法,自世界發展史而言,已可謂鑄成大錯。宣宗當然不知道地理大發現的意義,但漢代王符的名句「雖盡東海猶有邊」(放棄邊疆地區以求免邊禍,雖然退到東海也還是會有邊疆),他應該讀過,在天下全盛之時施行收縮政策,令人遺憾。

內閣的職權

主持皇帝及皇室的教育工作;②主持大的典禮活動;③修國史等工作

核心職權: 「 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明史·職官志》

票擬制度的出現,是內閣制度完備的標誌<=是重中之重】

A. 最初,內閣學士兼顧問靠與皇帝面談來實現;隨著皇帝日益深居簡出,票擬取代面談【票擬:又稱條旨、票旨、票本、擬票,指內閣大學士用墨筆在小票上寫下意見,再將小票貼在奏疏上,交給皇帝以備決策參考。票擬的對像是諸司章奏,表達的是內閣對章奏的處理意見】

B. 除奏疏紅本外,凡皇帝向下發放的文書,包括詔、諫、制、冊文、諭、書、符、令、檄

等詔旨,都由內閣起草=>內閣被稱作為作為政本之地-政府,重要性超過六部衙門



內閣的辦公地點-文淵閣

① 國家藏書之所:早期主要用於藏書、編書,除《永樂大典》貯藏於文樓外,其它書籍均於英宗正統六年(1441)正式入藏文淵閣

天子講讀之所

閣臣入直辦事之所:內閣學士議政的政本之地,明朝皇帝的詔旨皆在此處起草

內閣的性質

① 內閣只是具有議政職能的一個機構,用​​於輔佐皇帝決策

② 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嚴重束縛於君主的專制權力,一切的最終決定權在於皇帝,不在內閣

③ 雖填補了明朝廢宰相之後的權力空間,但內閣的形成並不等於相權的回歸

三、顯露弊端

3.1宦官權力日漸增長

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寺人:宦官)

內閣獲得票擬權的同時,宦官二十四衙門中蔓重要的機構司禮監獲得批紅的權力

【指司禮監秉筆太監依內閣票擬的意見,經皇帝審批後,以朱筆代皇帝寫出】

1. 正統末年:宦官王振就是因為掌管司禮監,而成為明朝第位專權的宦官

2. 萬曆年:內閣大學士張居正,雖是明朝歷史上蒙有權力的內閣首輔,但也必須結交太監

若無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等人支持,無法取得兩宮太后支持,無法坐好內閣首輔的寶座

3. 明朝末期:魏忠賢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掌控東廠,勢力龐大

3.2皇權專制,內部逐漸缺乏生機

1. 內閣、司禮監、東廠、錦衣衛等相互制約的機構在明朝並存,形成超乎尋常的製度製約

2. 皇帝對朝政的控制力達到空前(嘉靖皇帝30年修道煉丹,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仍可牢牢把握蒙高統治權)

3. 整個政權內部開始缺乏生機,只剩下過度的控制與限制

4. 自張居正之後:

從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著萎靡拖沓的作風,大臣們唯皇帝之命是從,明哲保身, 一味因

循守舊,進而貪婪腐敗,越來越保守

② 人才出現短缺,且內閣閣老頻頻更換,致內閣失去意義



武打明星孟海經典作品大盤點,演技與武術並重!

在高鐵上偶然看到的,要不要提醒女孩?大哥的眼睛都不動一下

在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膽敢直接正面挑戰中國!

20張不敢相信的罕見照片:清末民初的女性敢在影樓藝術拍照

中國「無根世代」:越來越多00後,已不和親戚往來,也不願生孩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劉備一生錯過的3位帥才:能力與才華都不輸諸葛亮,他們是誰

眾所周知, 劉備 是 蜀漢 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期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人生可以說是從微末到輝煌的縮影,也是坎坷與奮鬥的代名詞。 劉備出身於 涿郡 的,雖然聲稱是漢室宗親,實際上卻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家境貧寒靠著織席和販鞋為生,然而這樣的出身並沒有阻礙他心中那份對榮耀的渴...